影视动画赏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068079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视动画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影视动画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影视动画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影视动画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影视动画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影视动画赏析 影视动画赏析课程讲义 第一课 动画是画出来的电影 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艺术样式,自 20世纪初逐步确立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普遍的发展, 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很多具有鲜明个性凤格的动画 作品和优秀的动画家。特别是 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迅猛 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动画领域的广泛应用,更是极大拓展了 动画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手段,使动画片的传统优势和魅力得 以成倍放大,并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般说来,动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样式而立于艺术的 殿堂,它是伴随着电影的诞生、发展而逐步成熟壮大,并形 成了独特的艺术趣味和表现凤格。实际上动画的雏形可以远

2、 溯到电影诞生之前,只不过它是以一种类似民间杂耍而存在 于街头巷边,并不具有现代意义上动画艺术的特征和内涵。 工业革命使科技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当时各种新技术、新发 明层出不穷,尤其是光学镜头的发明、照相术的产生,使电 影的诞生具备了技术和物质上的条件。而由照相术的静态图 像转变为电影的运动图像,除了技术的因素外,其灵感则完 全源自动画的视像残留原理。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动画对于电影的诞生及发展有 着无可替代的影响。反过来,电影技术和电影表现手段的不 断发展和出新,电影作为艺术的地位的确立和成熟,不仅促 成了动画摆脱街头杂要的命运,更赋子了动画在艺术上全新 的意义和内涵。 在动画百年来的发展

3、历程中,无论是从街头杂耍而步入 艺术行列,还是从默片时期到有声电影,从黑白影像到彩色 影像,其艺术上的每一次飞跃,无不伴随着新科技的发明和 进步。而电影表现语言及手段的日益丰富和完善,也使动画 的艺术表现力和魅力不断得以升华。尤其是计算机科技的日 新月异,更是使动画的影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声誉。的确,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使动画获得了更为巨大的表现空 间和发展空间,但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这就是 动画是什么,或作为艺术的动画,其核心内涵是什 么。 这个问题普通人或许并不关心,但对于一个动画人来说, 却是很重要的。对动画形式和内容的熟悉和鉴赏不只是一种 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是一种基本的素

4、养。不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便无法从事真正意义上的动画。这涉及到对作为艺术的 动画的形式和思维方式的理解,是我们在学习或从事动画创 作时所需要首先解决的一个认识问题,否则就无法真正步人 动画艺术的殿堂,而只能游离于其外。因为,如果我们把动 画作为艺术的话,那么无论是在过去、现在或未来,无论是 曾经采用、正在采用或将要采用何种的技术手段,动画都应 该具有其作为艺术、作为动画之所以为动画而非其它的必然 的特征或构成要素。也就是说,无论其思维方式或表现形式, 都必须具有鲜明的动画的特征。 我们如果希望自己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动画艺 术家,有可能使那些所谓高科技的东西为我所用,创造出 动画的,或最

5、大限度具有动画的意味的作品,那么充 分了解并掌握构成动画表现力的诸多要素,并具有一定的动 画思维是最起码的条件。 动画中的动作为动画的主体、内容和目的,是动画 的根本所在,也是我们在欣赏或读解动画作品时所要着重予 以关注的。在一般的电影或影视剧作品中,演员的表演大多 是一种模拟,而动画中的表演,即动画师对动的设 计,无论是角色的运动、场景的变换或是镜头的运动,完全 是一种虚拟 一种建立在设计者对动作的内涵和意义 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运用所掌握的动画所独有的表现技巧, 对动的表演的虚拟。 为了使这种虚拟的表演具有最大限度的可信度和表 现力,那么研究动的原理、动的规律、动的技 巧、动的性格、动的趣

6、味,以及为何动和如何 动等等,就成为动画学习和研究的主要内容。无论何种 体裁、样式、形式、风格的动画作品,或采用了何种的技术 或手段,如果还称其为动画艺术,那么这种对动的 深入研究和体会,就是必不可少的。而通过对经典动画作品 的欣赏和读解及对杰出动画家艺术风格的认识和了解,充分 体会个中滋味,则是我们得以在观念上步入动画艺术殿堂的 捷径。 我们透过对各种不同体裁样式和个人风格的动画作品的 介绍和欣赏,通过对经典动画片画面构成元素、镜头的设计 和运用、造型风格、动画语言和动画技巧等的解析,可以领 略动画多样的形式内涵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体悟大师们对动 画表现语言的驾驭和运用,从而在思想认识中真正确

7、立动画 艺术的概念。 动画是画出来的电影,这是人们通常对动画这种独 特艺术样式的最浅显、最形象的描述。然而它却道出了动画 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在形式和内容上、目的和手段上、主体和 载体上最重要的特征。动是动画的主体,是目的,是内 容;画是动画的手段,也是动画形式;而电影则表 明了动画在结构方面的时空特征,是载体。这三个方面构成 了动画形式主体的基本要素。把握动画这三个方面的基本特 征,对一个优秀的动画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我们 进行动画影片解读的依据和目标。 动画作为综合艺术,在许多方而需要借助和调动其它艺 术形式的思想方法和表现手段,服务于动画的目的。同时使 借用的这些方法和手段也具有动画

8、的特质,并成为动画的一 个组成部分。这表现在动画创作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方而,如 剧本、造型、色彩、音乐、情节、画面结构及电影语言的运 用等,都应是动画化了的。因此,明确构成动画影片形式主 体的基本要素及其性质和作用,就显得重要起来。动作 为动画的内容和目的,是动画之所以为动画的根本所在。所 以,研究动的原理、动的规律、动的技巧、 动的性格、动的趣味等等,就构成了动画语言的重 点和核心。 动画是画出来的,这表明画作为形式和手段,它不 仅是动画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出发点,更关乎一部动画影片艺 术风格的走向和趣味,是动画的艺术品质得以保证的基本条 件,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而电影作为动画的一种样 式载体,

9、不仅为动画提供了结构上的组织形式和表现上的广 阔空间,更赋予了动画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存在价俏值。因此 在动画片的创作中,对电影语言的把握及创造性运用就成为 决定一部动画片(尤其是影院片)成败的关键,成为其艺术 性高下的试金石。 第二课 画是动画艺术存在的形式和手段 动画是画出来的,这突出说明了在动画艺术中,绘画作 为动画创作和生产的主要特征和手段所共有的举足轻重的作 用。 在一部动画片中,呈现于观众面前的每一个形象、每个 镜头、每个情节,无不是由幅幅画出来的画面所构成。组成 这些画面的每一幅画稿就成了动画作品艺术表现的最基本的 形式单位。它们不仅决定着动画的初始存在形式,也决定着 动画在艺术上或

10、技术上的品质。绘画在动画艺术中的这种主 导作用,是由动画独特的艺术样式本身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动画不仅是画出来的,而且必须是画出来的。 因为无论在一部动画片的创作过程中,还是生产制作过程中, 对艺术表现风格的追求,对具体动画技巧和电影技巧的实现 等,都必须借助于具有绘画性质的造型手段,并融入到具体 的画的过程之中,融入到对画面的视觉审美之中。正是这一 幅幅画稿所呈现出来的在构图上、色彩上及造型上的种种特 征,决定着一部动画作品的角色形象,环境面貌以及整个影 片的视觉风格,定位着对整个创作过程的艺术追求。 尽管绘画作为动画的形式和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 动画中的画面毕竞不同于绘画的静态瞬间性,

11、它是始终随着 时间的流动而处在运动的状态。每一幅画稿、每个形象的塑 造,都是构成动画运动、动画叙事风格的基本元素。犹如文 学中的词汇,每一个造型元素,每个画面必须融入那个完整 的一场戏,以至整部戏中去。因此在动画中,当以画的形式 和手段塑造角色,构造环境,渲染气氛时,必须以 动 , 以动画的戏剧因素或动画的表现意念作为出发点和目标,不 能仅从单幅画面的审美出发,而是考虑到整个动画影片的总 体节奏和格调,体现导演的艺术风格及追求。 美国电影理论家波布克在 电影的元素 中指出: 在 结构每一个画格时,电影导演的目的是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 到这个场面中,并把它准确地引导到他所需要的地方。没有 一个导演

12、会以漫不经心或随随便便的态度来对待画面构图, 整部影片的成功往往取决于电影导演在构图上的 眼力 。 的确,动画画面内容的结构形式可以产生多种艺术效果。动 画是画出来的,它既可以将戏剧因素留在画框内,以特有构 图表现,也可以将戏剧因素置于画外,靠画外空间来体现。 总之,在动画中是以画的形式体现一个导演在构图上的眼力, 是以画的手段赋予画面以艺术生命。世界上著名的动画大师 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追求,因而也形成了小同的造型风格 和画面构图特点。 日本动画大师手冢治虫在其动画影片 森林大帝 中, 通过黑白素描和水彩的绘制手法,表现了森林被破坏的情景, 揭示出了对自然生态被毁灭的反思。另一位日本动画大师

13、宫 崎骏的动画影片之所以被称为 个人风格 影片,不仅在于 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清新脱俗的题材,更在于他那深沉的 画风及创作思想,为日本动画开创出的全新风格。在动画影 片 千与千寻 中,宫崎骏以其富有想像力与表现力的环境 设计,赋予了影片独特的色彩和格调,他将传统与现代作为 影片叙事环境的舞台,通过环境造型在影片中成功导入了从 古代到现代的日本文化,并使其具有了崭新的视觉形象。 画 对动画艺术凤格走向的定位,在 个人风格 的 艺术实验短片中尤为显着。如德国动画家劳恩斯坦兄弟的短 片 平衡 ,角色的造型、背景的处理及道具和色彩的运上 上,都采用了去繁就简的表现手法,给人一种别样的审美和 哲学的思考

14、。 绳舞 是德国动画家雷蒙德的作品,他利用 绘画中的点、线、面的构图意识,打破平面视觉的局限,扩 张了立体空间的想象,其单一而简洁的形式耐人寻味。加拿 大动画家卡洛琳 -里芙在其动画短片 俩姐妹 中,则注重 绘画技巧在表现上的探索与电影语言的吻合,拙朴的造型和 奔放随意的笔触、色调、光影,构成了该片最突出、也是最 重要的特色。 第三课 电影语言是决定动画影片质量的关键 动画是画出来的电影。就其样式而言,它虽然是画出来 的,但却属于电影的范畴。所以它必然包含着电影艺术所具 有的一切要素和特征。作为绘画和电影艺术相结合的对 动 的独特营造,它是在娴熟掌握造型艺术规律基础上,灵活运 用和调动电影艺术

15、的一切表现技巧、表现手段的一种具有鲜 明风格特征的电影样式。如果说绘画是动画所赖以存在的基 础,那么电影语言则赋子动画以时空上的组织结构和艺术表 现上的内在动力。它是决定一部动画作品成败及艺术品质的 关键因素。 一切好的艺术,一部好的动画作品,它的思想性、艺术 性或观赏性都是通过一定的技巧体现出来的。电影是最讲究 技巧和手段的艺术,也是技巧和手段最丰富的艺术。动画作 为电影,包含着电影艺术的一切要素和特性,也必然依赖于 电影艺术所特有的技巧和手段 电影语言 作为它具有 电影特性和电影美感的表现方式。电影语言不仅是动画具有 电影艺术品质的保证,更可能使所呈现出来的画面获得更新 的意念和更深的内涵

16、,造成超越画面本身含义的独特而强烈 的艺术效果。 时间和空间是电影构成的两个基木要素。对电影中时间 和空间的组织与运用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特性和特殊表现平段, 是电影语言最根本的内容。在电影中,运动和变化贯穿始终, 不仅画面内的形象在运动,而且画面与画面之间也在不停地 流动着、变化着。对于这千变万化、运动着的时间和空间的 安排、配置及运用是电影语言所特有的专门技巧和手段,也 是动画作为电影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电影语言作为一部影 片的组织形式和结构方法,能够转换或调节情节的发展,调 度、渲染或营造影片的气氛,增加影片的节奏感和张力等。 动画片作为电影的一个独特样式,它的创作技巧离不开 对运动变化着的

17、时空的设计、组织和配置,即离不开对电影 语言的运用。因此,动画片中对电形语言的运用,不仅影响 着动画的吸引力和可观赏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部 动画影片的艺术质量,决定着动画创作艺术上的成败。 动画虽然是画出来的,但就艺术样式的基本特征和时空 的结构方式而言,动画无疑属于电影的范畴。但动画在实现 电影目的的创作手段和表现技巧上与那些以实际的演员表演 和实景拍摄为主要特征的电影有着根本的区别。电影语言的 各种技巧和表现手段是伴随着以实拍为主的电影的发展而逐 步形成和发展的。它在时空的安排、配置和运用以及对镜头 画面的运动变化等艺术处理方面的巨大自由、为动画的结构 方式和艺术表现提供了广阔的天

18、地。 然而,在动画中所体现出来的种种电影语言,完全是以 画 的形式对具体电影技巧或手段及效果的视觉模拟,在 这里,所谓的电影语言更多的是一种电影观念,一种电影镜 头变幻的视觉意象。就其实现方式上讲,此电影语言并非彼 电影语言,而是具有了动画的特质。因此在充分发挥电影观 念、电影美感对动画创作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应重视如何将 电影的枝巧和艺术表现手段与动画创作的特点和形式上的要 求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电影语言的动画化。 动画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假定性的艺术,它的特点是不追 求画面的逼真性,主要是借助于幻想、想象和象征,运用夸 张、神似变形的手法,以达成审美的或某种意念的传达。动 画的这种在内容上和形式

19、上重视想像力和夸张的特征,决定 了动画在电影时空构成的安排、配置和运用方面较之以实拍 为主的电影有更大的自由。尤其在空间的处理上,可以不受 视觉上的现实可信度和操作上的现实可行性的制约,任意调 度和发挥,创造出一种现实所无法企及的时空境界。 动画创作中,在对许多电影技巧的运用和表现上,有着 自己鲜明的特点。如画面镜头的推、拉、摇、移、跟,机位 的运动变化等等,这些画面视觉效果和镜头形象的塑造,在 动画中不是通过实际镜头焦距或方向、角度的变化以及摄影 机位置的移动来实现的,而是根据相对运动原理,通过在画 稿上对形象或造型的位移设计,或通过对镜头中不同层画稿 的错位变速移动,来达到这种视觉上的镜头

20、运动的变化效果 的。 动画的镜头造型,是依靠张张画出来的连续画面而构成 的,是通过画面与画面的转换运动来模拟摄影机的走位及镜 头取舍的。观众通过对画面连续的阅读,产生了人物活动、 场景运动的视觉感受,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感知到动画镜头中 所传达出的时空转换及由此而产生的艺术魅力。因此,动画 中对电影技巧的运用,更多的是结合了动画所特有的形式和 其表现手段要求的一种建立在对电影语言深刻理解之上的效 果虚拟。 第四课 动是动画艺术的核心 在艺术的创作上,动画是一个极富表现力的艺术样式。 这种艺术上的表现力,取决于对动画本身独特而丰富的表现 语言和表现技巧的感悟与应用。 动画最基本的形式单元是一幅幅具体

21、的以 画 的手段 而形成的画面,然而与雕塑、绘画等造型艺术的根本区别在 于这些画面表现的不是视觉上的瞬间静态性,而是对时间流 动过程的具体描述。这是由运动原理所决定的。在动画中, 单个画面之间发生的时间与空间的序列变化,较之单个画面 本身的静止状态更为重要。静止的形式在空间和时间中失去 了自身的意义。动画是运动的艺术,是时空中运动的画面描 述。或者说是以画面的形式描述运动的过程,动作赋予它活 力和意义。 动画是表现运动的艺术,自然界中不同的对象或现象的 运动都有其各自不同的规律、特征和节奏。无论什么动作, 总是按照一定的路线,以特定的速度,从空间中的某点运动 到另一点。它包括一定的空间或距离以

22、及特定的时间。这是 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由此构成了动画运动形式法则的三大 要素:时间、空间和速度。 如何以动画的形式来描述运动,赋于运动以 意义 , 明确表现什么,并使动作如何简化和夸张为 动画化 ,以 及如何表现出思想和戏剧效果?把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镜头 以最清楚,最有效的方式传达给观众,则使动画有可能真正 成为表现运动的艺术。如何 动 是动画在表现运动时是否 具有表现力的核心。 对于 动 的理解,一个演员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表演 上,集中在对 动 的意义的把握上。而动画中的 表演 , 即对功作的设计,则需要设计师付出极大的努力,使他所画 的平面的,无质量的虚拟的视觉形象,如同具有坚实而有重

23、量感的人或物一样活动起来,并且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运动着。 要想让一个毫无生气的静物充满话力,就必须身临其境,设 身处地地考虑所要表现的东西。只有当你体会到翅膀飘逸的 美妙,小鸟哪喳的动听时,才能创作出惟妙惟肖的形象。这 是动画设计或动画表现力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在自然界中,物体自身不会移动,除非有个来自外部的 或来自内部的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以,在动画片中,表现物 体运动或许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表现出促使物体运动的内 在原因也就是说物体是如何动起来的。对于表现有生命的物 体来说,还可通过活动着的角色所体现出来的内在的意志、 情绪、本能等,发展产生动作的心理上的动机或原因。 比如同样性质的动作,

24、由于偷快或恐惧而产生的动作形 态和动作过程是有很大区别的。正是对这种导致动作产生形 态变化的物理上的 力 或生命体内在所产生的心理上的 力 的表现,使动画在动的 表演上充满了丰富的内涵和 无限的活力。表现一个物体或显现的动作过程,实际上就是 表现 力 的传递或转移过程。在动画中如何理解 力 , 如何表现 力 ,是 动 的核心内容,也是一切动画表现 技巧或表现手段所要解决的问题。 形成动作的原因是力的作用,而运动的存在形式则是时 间。一个动作的发生、展开到结束是由时间决定的,不同的 运动形态体现着不同的时间节奏,时间决定着动作的过程和 效果。所以如何控制和处理时间,对于营造动作的特殊效果 和气氛

25、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动画中, 力 是动作的内容, 时间是动作的形式,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了动画 表演 的 核心。 夸张和象征是动画的重要特征。它不仅表现在动画的造 型上,更体现在对动作风格的追求上。夸张是造成动画幽默 感和戏剧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使动画的 表演 具有动画 化的重要因素。 第五课 科技的进步是动画艺术发展的推动力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透过各种图像形式的记录,已 显示出人类潜意识中有表现物体动作和时间的欲望。大凡有 些电影史常识的人应该知道,动画存在于电影诞生之前,在 电影摄影机发明之前,已有了动画的雏型。 19世纪相继出现 并流行的许多视觉玩具,如轮车盘、走马盘、活动视镜、频 闪观

26、察器等,其基本原理大同小异。即在能够转动的活动视 盘上画上一连串的图像,而当视盘转动起来时,那些呆滞的、 无生命的图像便运动起来,活灵活现。后来,人们又把幻灯 和活动视盘相结合,使绘制的静止的图画投影在幕布上,制 作出活动幻灯,形成了旱期的动画。动画的原理是建立在视 觉暂留现象之上的,人眼视觉的生理功能可以将一系列独立 的画面组合起来,成为连续运动的视像,它是动画赖以存在 和发展的墓石。 19世纪是欧洲工业革命的鼎盛时期。这期间,科学技术 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种发明层出不穷。其中许多科技发明 确定了整个 20世纪科技、人文及社会生活的走向,也孕育和 催生了电影的诞生。照相术的发明,使人们能够用

27、化学的方 法,将形象永远地固定下来。然而,人们在活动视盘的机械 原理和光学幻觉的意识面前,已经不可能满足于静止的单幅 照片了,而是幻想着能够将它们相互联系起来,忠实地复制 形象动作和自然空间的物象。 19世纪 80年代,法国人马莱利发明了能够连续拍摄的软 片式摄影机取代照相机拍摄活动物体。 1888年,另一个法国 人爱米尔一雷诺发明了光学影戏机,人们开始可以在幕布上 看到活动的影戏,比如: 可怜的比埃洛 、 更衣室旁 等。投影在幕布上的图像,完全是雷诺自己亲手张张绘制而 成的,这被认为是动画史上最早的动画片。然而,这距离真 正的电影或动画电影还相去甚远。此后经过包括爱迪生、卢 米埃尔兄弟等许多

28、科学家、发明家不断地努力和完善,终于 使电影的放映技术获得了革命性的突破。 1895年 12月 28日, 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大街 14号大咖啡馆中,用他们的 活动放映机 首次售票放映了他们的影片。这一天标志着 电影的真正诞生。 电影史前时期的科学家、发明家们执着的追求,创造出 了一种全新的基于科学技术观念的形象媒介语言, 运动的 光学幻觉 。科学作用于艺术,体现了现代人类对于形象思 维的全新观念,并且从一开始,便决定了电影这门艺术无论 是媒介属性,还是语言方式等,都与传统的艺术形式形成了 根本的区别。透视法影响了绘画,使画家有可能创造出三维 空间的幻像,但依然不能表现运动。然而,电影的诞

29、生使物 质现实的空间形式得以复原,使人类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感知 世界的经验,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影像思维的方式。 综观百余年来电影的发展过程,电影由最初作为满足人 们好奇心的纯技术的手段,而逐渐演化为一个具有独立审美 价值的艺术门类,其每一次艺术上质的飞跃,在某种程度上 都有赖于科技发展的成就。如录音技术的成果,结束了电影 的默片时代,开创了一个声画同步的全新视听局面。彩色摄 影技术的发明,更是使电影艺术迎来了一个新的纪元。 动画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独特门类,虽然在创作观念上 更多地汲取了纯绘画的精致艺术及通俗文化的漫画卡通,体 现出一种有别于电影的美学观,或许更为激进。尽管两者在 实现电影目的技术的

30、或手段的层面上有着许多的交集 都 是表现时间的艺术,都需要通过底片曝光,并通过放映投射 到银幕上,然而动画的影像是以逐格记录的方式制作出来的, 并且这些影像的 动作 幻觉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原本就 存在,再被摄影机记录下来的。 也就是说,动画除了其美学观上的特点之外,必然也有 着技术上的独特之处。如用赛璐璐胶片取代动画纸,使画家 无须每一格的背景都重复去画,不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提 高了影片的画质,重要的是建立了动画片的拍摄方法。因此, 动画在自身技术手段不断进步的同时,随着电影在艺术上和 技术手段上的日臻完善,如影随形,逐步由最初浪迹于街头 的杂耍而在艺术的殿堂里占有了一席之地。 特别是随着

31、计算机技术在动画中的运用,更是使动画获 得了空前的普及和发展,使动画不仅面临一个新时代观念的 更新,同时也面临一个技术的转型和挑战。 我们知道,所谓的技术进步除了体现人类的智慧,体现 人类对自然对客观规律永无止境的追求和探求外,不外乎达 成两个作用,那就是提高效率和降低人的劳动强度。而这恰 恰是传统上制约动画发展的两个瓶颈。传统动画技术十分繁 琐,且制作过程又耗费时力,区区十数分钟的动画,动辄数 以万千计的画稿和累月经年的制作周期,以及一般人所望尘 莫及的制作装备,经常让人望而却步,知难而退。技术使动 画艺术成为可能,同时也制约了动画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现代诸多艺术形态中,

32、得益最大者莫过于动画了。由过去的一个在技术上处于象牙 之塔,号称 小儿科 的边缘艺术,一跃而成为最大众化、 最具时代性和最具魅力的一个艺术学科。计算机技术不仅焕 发了传统动画艺术的生命活力,使过去认为十分难能的技术 变得容易,难得的效果对一般人也成为可能,更是拓展了动 画的表现形式和表现领域,使动画工作者轻易地进人了三度 空间的世界,能够轻松地控制物体,并产生动画动作的视幻 觉。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动画的外延,使我们在生活的 每个层面都能感受到动画带来的影响和震撼,从而开创了一 个动画艺术的新纪元。 虽然技术之于动画是如此的重要,但技术永远是为达成 动画艺术的目的而服务的。迄今为止在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 史上,还没有哪一种艺术形态是如此地得益于科技的进步, 同时又如此地依赖于科技所提供的手段,动画既如此! 第六课 动画片赏析的视角 、故事梗概 、主题阐述 、影片叙事结构与动画镜语 叙事结构发展分几个主要段落 高潮戏对动画镜语的体现 影片对高潮戏的处理 、影片动画镜语的视觉元素特征 角色造型(人物设计) 环境造型(场景设计) 镜头造型(综合设计) 、美学价值与社会意义 结束语 大家一起努力,开创动画艺术新纪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教案 > 艺术体育

Copyright © 2019-2023 Dug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8015788号-2 客服QQ号:31839300 客服电话:132 7198 8969

本站所有文档均来自网友,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